
1/4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承載著人對先人的追思與對自然的敬畏。2025年的清明節尤為特殊,是「雙春閏月年」,傳統習俗與禁忌更為講究。
今年有哪幾個屬相需要躲清明呢?哪些事情不能做呢?切記「3忌10不帶,祭祀5不做」,順暢一整年。
哪幾個屬相需「躲清明」?
2025年為乙巳蛇年。
屬蛇(本命年值太歲)、屬豬(與蛇相衝)、屬虎(與蛇相刑)、
屬猴(與蛇相害)及部分屬兔者(木火過旺易招口舌)。
如何「躲清明」? 若需避開祭掃,可通過以下方式表達哀思。 踏青祈福,親近自然 屬相相衝者可在清明前後踏青,採摘野花嫩柳,既順應「清明插柳」的習俗,
又能借自然之氣調和運勢。 佩戴柳枝,驅邪納吉 柳枝被視為清明「護身符」,可編成環戴於手腕或掛於門楣,寓意驅邪避災。這一做法簡單易行,尤其適合不便外出的老人。
1梨(諧音「離」)
梨與「分離」同音,象徵親人離散。
2成串水果(葡萄、龍眼等)
成串水果易讓人聯想到「成串的壞事」或疾病,傳統認為可能招致家族運勢不順。
3空心食物(蓮藕、空心菜等)
空心象徵「無心祭拜」,缺乏誠意,可能被認為對先人不敬。
4香蕉(諧音「交」)
部分地區認為香蕉諧音「相交」,暗指家族關係混亂,易引發口舌是非。
5活物(活魚、活雞等)
祭祀以誠心為主,攜帶活物現場宰殺會被視為「血光沖煞」,破壞墓地清凈氣場。
6腥味過重的肉類(如狗肉)
部分家族認為狗肉等葷腥易招不潔之物,且違背佛教或素食祭祀傳統。
7多刺魚類(如鯉魚)
魚刺多象徵「坎坷不斷」,尤其忌諱帶刺未處理的整魚。
8帶刺鮮花(玫瑰、月季等)
墓地宜用菊花、百合等素雅花卉,帶刺鮮花可能暗指「心懷怨懟」。
9先人生前忌諱的食物
若先人因過敏或信仰(如佛教)忌葷腥,需尊重其習慣,避免攜帶禁忌食物。
10劣質或腐爛供品
發霉糕點、腐爛水果象徵「衰敗」,可能被視為敷衍或詛咒。
其次,忌敷衍祭掃流程。需全程參與,提前離場被視為對祖先不敬。
第三,忌吹滅香頭。香頭忌吹滅,需自然熄滅。
第四,茶酒斟七分滿,忌倒扣或潑灑。
第五,忌下午祭祀。傳統認為上午陽氣旺盛(7:00-15:00為佳),避免下午3點後或陰雨天祭祀。
上墳後,這些事不能做(3忌) 首先,忌天黑不歸家。 日落前需返程,避免陰氣重時滯留戶外,尤其山區易遇降溫或降雨。 其次,忌空手不戴柳。 未佩戴柳枝者,傳統認為易招不順,建議隨身攜帶以辟邪。 第三,忌爭吵或喧鬧。 清明宜靜心緬懷,爭吵會破壞和諧氣場,影響全年運勢。
清明習俗承載著對生命的敬畏與親情的珍視,但傳統需與時俱進。屬相相衝者、體弱人群不必強求親臨墓地,心意可通過多種方式傳達。雙春閏月的特殊年份,更需以科學態度看待禁忌,讓清明真正成為傳承文化、凝聚親情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