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睡覺時「突然腿抽筋」就是缺鈣?錯!還有這2個原因:注意一下

3977

李女士一大早就向同事抱怨:「昨天晚上睡覺突然腿抽筋了,把我都疼醒了,可真是雖然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啊!」

朋友安慰道:「那可能是你缺鈣了吧,多喝牛奶吃鈣片補補!」

可這時另一個同事卻說:「腿抽筋不一定是因為缺鈣,還有可能是生病了。」

腿抽筋相信每個人都經歷過,但大部分人都是疼起來直冒冷汗,千方百計止疼,疼過了就忘了。而且一提起腿抽筋,也都是覺得是骨頭缺鈣了,少有人真的去關注抽筋背後的真實原因。

實際上,夜間睡覺腿抽筋不僅因為缺鈣,還可能是身體在向我們發出預警,不警惕或許會釀成大禍!

一、腿抽筋除了缺鈣,還有這2個原因

抽筋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其實質是肌肉的痙攣,發生時,肌肉快速收縮,陣發性抽疼,患者會感到痙攣部位肌肉僵硬、不受控制,同時劇烈疼痛,無法伸展,常發於小腿和腳趾部位,疼痛持續時間在幾秒到十幾秒鐘之間。

「抽筋就是缺鈣了」

這個說法很多人從小聽到大,缺鈣的確是抽筋最主要最常見的原因。當體內鈣含量較低時,就會發生低血鈣,這時神經肌肉更容易受刺激,正常情況下不會被刺激的肌肉受較低程度的刺激都可能處於興奮狀態,從而極易發生異常收縮,也就是抽筋。

但是除了缺鈣外,還可能有2個原因:

1、運動導致抽筋

很多人在運動前都不注意做熱身運動,但其實它非常重要,可以緩慢刺激肌肉,從而讓肌肉更容易適應接下來的運動強度。

如果運動時不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一開始就強度極大,肌肉收縮過快,肌肉就會產生較多的乳酸物質堆積在體內。再加上沒有在運動後進行專業的拉伸放鬆,肌肉就會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也就容易筋攣抽筋。

1/7

2、疾病導致抽筋

缺鈣、運動導致的抽筋在得到緩解後,只需要平時注意生活習慣就可以改善,對生活基本上不會產生二次傷害,但如果是因為器質性的病變導致的抽筋,那麼就需要警惕了,這可能是身體在「報警」。

最容易導致抽筋的疾病,就是下肢動脈閉塞症。

這是一種血管性疾病,主要癥狀是下肢的血管發生病變導致下肢出現腫痛甚至壞死。一般來說,生活習慣不好,喜歡抽菸喝酒、熬夜、大魚大肉、不運動的人更易患病。

患病者因為下肢血管病變,血液流動變慢,肌肉就容易缺血,從而發生筋攣抽痛。相似原因的還有患有靜脈曲張、靜脈血栓的患者,也會由於血流變慢引起肌肉痙攣。

除此以外,因心臟疾病導致供血不足也可能引發肌肉痙攣,如果患有腰椎間盤突出,也可能導致腿部神經發麻、抽搐。

2/7

二、發生腿抽筋時,不動痛動了更痛,怎麼才能快速止疼呢?

1、輕按摩

當發生抽筋時,可以先將腳抵住牆壁,再用手掌輕輕按摩抽筋部位,按順時針方向壓揉,幫助肌肉進行放鬆,緩解肌肉的快速收縮,增加血液供流速度,減輕疼痛。

2、緩拉伸

在疼痛稍微減輕時,可以進行緩慢的拉伸運動,簡單的彎曲可以增強腿部肌肉供血。

除此以外,還可以輕輕將腳的大拇指向心臟方向扳動,或是前腳掌抵住牆壁,腳跟著地拉伸等,保持拉伸姿勢十秒鐘,緩緩回歸正常,再次重複兩到三次,即可幫助肌肉恢復正常。

3、敷溫熱

在肌肉疼痛緩解後,肌肉還可能會殘留酸痛感,可以用熱毛巾進行熱敷。但注意溫度不可過高,以免燙傷或刺激到皮膚,熱敷可以加速局部血液流動,消除疼痛。

3/7

三、預防腿抽筋,你需要做這些事

減少腿抽筋頻率還需要從日常生活做起,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注意事項:

1、運動要規律

想保持身體健康不僅需要運動,需要規律、適度、安全的運動。

運動應該遵循規律性和適度性,不能不考慮自己身體和肌肉的現實狀況,盲目增加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運動能力循序漸進,在能夠承受的範圍內緩慢增加運動難度與時長。

因為內運動本身就是刺激肌肉的過程,尤其是無氧運動,需要撕裂肌肉纖維再重塑纖維,以此來增加肌肉強度。如果不遵循規律,肌肉承受不住,就可能引發健康隱患甚至安全隱患。

4/7

運動還要考慮運動安全,在運動前充分熱身,可以做熱身操,也可以通過慢跑的方式讓身體熱起來,熱身時間在十分鐘至十五分鐘為宜,強度以身體微微發熱、出汗為最佳。

在正式運動過程中,也要注意動作的準確性,不要只為了完成的速度而忽略了完成的質量,否則動作不正確可能會加強肌肉負擔,不僅鍛煉不到目標肌群,還有可能發生肌肉挫傷、拉傷、扭傷,甚至是器械砸傷等狀況,得不償失。

2、補鈣要科學

說起補鈣,很多想到的就是喝牛奶、吃鈣片、熬大骨湯,但補鈣這個小小的事情,背後也有著大學問。補鈣需要科學補鈣,盲目的補鈣不僅解決不了鈣質缺失的問題,還可能埋下安全隱患。

補鈣最好的方法就是吃鈣劑,牛奶雖然也有少許補鈣的作用,但是吸收率並不高,而且牛奶中含有不少乳糖,一些人可能因乳糖不耐受而腹瀉。

鈣劑分為幾種,如無機鈣和有機鈣,無機鈣含鈣量高,價格也比較便宜,但是相對來說對腸胃的刺激性比較大,而有機鈣則相對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但價格也更貴。除此以外,還有有機酸鈣,它對腸胃刺激性小,但是吸收也更緩慢。

5/7

補鈣還需要注意的是,單純補鈣的生物利用率並不高,還需要配合維生素D。它是鈣劑的黃金輔助,在兩者的共同作用下,鈣質的吸收率能夠提高兩倍多。除此以外,多曬太陽也有助於人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6/7

3、腿部要保暖

如今正值夏季,天氣炎熱,夜晚更是離不開電扇和空調,但過度貪涼對身體傷害很大,不僅中老年朋友要注意保暖,年輕人一樣不能忽視。

夜晚睡覺也要蓋薄被子或是空調被,尤其要注意蓋住腿腳以及腹部,切勿貪涼。冬季還有很多年輕人只要風度不要溫度,褲子要穿七分的,襪子要穿露腳踝的。寒從腳起,腿部受涼不僅容易抽筋疼痛,還有可能患上關節炎。

在此建議無論是中老年朋友,還是年輕朋友,可以養成泡腳的好習慣,泡腳對於身體健康益處多多,不僅可以驅寒祛濕,還可以加速體內血液循環、新陳代謝,也能更有利於睡眠。

但泡腳切忌水溫不可過高,一般以42℃左右為宜,時間也不可過長,二十分鐘左右便可結束,體質偏熱的朋友可以適當縮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