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星雲法師一度飽受病痛折磨,他腿腳不便,且伴隨三高和慢性病。自2016年因出血性腦中風後,他的身體每況愈下,近年更是仰賴洗腎維持健康。
過世前,星雲法師由核心弟子們從台灣長庚醫院接出,送往佛光山,並於五點左右圓寂。因為過世前已回到心心念念的地方,他走時很安詳。
晚年星雲法師
星雲法師離世數小時後,國內外各種哀悼消息消息紛至沓來,民眾紛紛用各種方式對他的離世表達了悼念。他何以會如此受世人尊崇呢?答案實際很簡單,因為:星雲法師是一個真正由民國走來,並已走向世界的大德高僧。
星雲法師生於1927年,俗名李國深,法號悟徹,祖籍江蘇揚州。星雲法師自小佛緣深厚,年幼時,他受信佛的外婆劉王氏的影響,一生信奉「做人要尊敬三寶(佛、法、僧)」,他還自幼在外婆影響下吃素,並於四五歲時就學會了《般若心經》。
星雲法師12歲於南京棲霞市出家,並被志開上人收為入室弟子。不久,因在字典中看到「星」能在黑暗中給人光亮,「雲」則飄然自由,不受拘束。 為取其光明與自由之意,彰顯與眾不同的用心,故自取法號「星雲」。
星雲法師年輕時留影
志開上人一直將出家後的星雲法師留在身邊,並嚴加管束。在志開上人的幫助下,學習佛學、國學、歷史、地理、算術、哲學、物理、自然、文學、常識等知識。
17歲時,星雲法師因感染瘧疾臥病在床。時任方丈的志開上人得知後,意外地派人送來半碗鹹菜,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這半碗鹹菜深深感動了還是少年的星雲法師。
他從此發願:一定潛心修佛普度眾生,以報答師恩。
棲霞寺住持志向開上人
星雲法師少年時,其文筆就逐漸顯出與眾不同。青年時期,星雲法師曾創辦《怒濤》旬刊,兼任南京華藏寺監院時,他曾兼為《徐報》主編,筆耕不輟。不斷寫作,幫助星雲法師思考,也讓他意外開闢了一條打開佛教文化圈的道路。
1949 年,星雲臨危受智勇法師命 ,帶領「僧侶救護隊」渡海赴台,而這次旅程,是星雲法師最重要也充滿最多未知的旅程。
到台灣後不久,星雲法師一行因為被誣陷為間諜,被捕入獄,吃盡了苦頭。23天後,在孫立人將軍夫人孫張清揚女士等人的搭救下,星雲法師一行重獲自由。但經歷了這次打擊後,當初一起來台的僧人逐漸離去,分道揚鑣, 各奔前程。
選擇留在台灣的星雲法師在絕境中靠一支筆投入了佛教文化圈。他創作《無聲息歌唱》一書,並慢慢為各媒體報刊投稿,以宣揚佛教。期間,他撰寫出版了《玉琳國師》一書,並一度成為眾所周知的「佛教文藝之星」。
意外開闢了一條「以文化弘法」之路後,星雲法師更加感受到:佛教要有未來,必須重視教育。1964年,星雲法師在高雄壽山寺內創設了壽山佛學院。1967年,他帶領弟子們在高雄縣大樹鄉土地貧瘠、交通不便的一塊丘陵地上,搬石運土,移山填溝,前後十年,創建了聞名於世的佛光山。
佛光山
自此,台灣的佛學教育得以延續,而佛光山,也成了一座兼具教育、文化、弘法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道場。此後,星雲法師更加堅定了要走「以文化弘法」之路的決心。
幾十年間,認定「文化能弘法」的星雲法師先後創辦了 9 所美術館、26 所圖書館、12 所出版社和書局、1 所雲水醫院、16 所佛教叢林學院、50餘所大學和中學及幼兒園,
此外,他還創辦了佛教第一份日報《人間福報》,編纂出版《佛光大藏經》、《人生》等書刊,撰有 《釋迦牟尼佛傳》、《迷悟之間》、《百年佛緣》等專著,計 2000 余萬字……
星雲法師的作品後來還被譯成了英、法、日、韓、西、葡等幾十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
1957 年,30 歲的星雲法師就在《覺世》旬刊上撰文提「世界傳道計劃」,建議訓練英語人 才,之後數十年裡,他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佛教國際化道路。其足跡遍布泰國、印度、馬來 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日本等各國。
他終用文化弘法,讓佛學走向了世界。
星雲在梵蒂岡與羅馬教廷安林澤樞機主教互贈書籍
除了對佛法的貢獻外,星雲法師受世人敬仰的另一個因素是:他的為人處世處處彰顯大德。星雲法師一生信奉「三好」、「四給」、「五和」理念,「三好」即「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四給」即「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五和」即「自心和悅、家庭 和順、人我和融、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也因為信奉「三好」、「四給」、「五和」理念,星雲法師一生救濟了無數貧苦大眾。
星雲於印度菩提伽耶大覺寺前,以歡喜心把紅包一一交給貧困的 300 多位婦女
星雲法師大德的另一個體現是:他一生堅持勤儉,且嚴守清規戒律。星雲法師的地位雖高,但凡事都講究親力親為,凡是自己能做到的,他絕不假手於人。
星雲法師信奉「人不能享福」,因為福報是有度的,一旦開始「享受福報」,福報就會與日遞減。所以在生活上,他反對生活用度鋪張浪費,主張在花費上要有度、要老實。他經常和弟子們強調節儉多一點,福報就多一點,財氣就多一點。
因一生節儉,曾有媒體問他「安貧樂道,與佛教是相通的嗎?安貧樂道的人,真的不會覺得自己窮嗎?」他當時的回答是:
「出家人沒有奢求的慾望所以不覺得自己貧窮,更何況貧窮可以磨練人的意志,給人智慧,這比金錢更重要,所以『貧而不貧,貧而富貴』。」
說完這段話後,他還詼諧地說:「佛光山1000多位出家人,都是『貧僧』,包括我。」星雲法師還奉行寬以待人,他認為寬厚是一種很老實的美德。
星雲法師晚年
星雲法師受世人敬仰的第三方面原因,與他在文化弘法過程中,所留下的影響深遠的經典著作和語錄有關。星雲法師一生留下的著作、語錄達幾千萬言,有人曾說:這幾千萬言裡,已包含了他對世人方方面面的開示。
他曾在談到貧富時,有過這樣的一番經典論述,他說:
「第一富有的人是誰?《佛所行贊》卷五中說:『富而不知足,是亦為貧苦。雖貧而知足,是則第一富。』是貧?是富?在於我們懂不懂得知足,能不能夠在當下的因緣中,尋出一片自在清淡的人生。」
這段話的言外之意是:真正的富有是控制自己的慾望,是主動淡泊,即知足。
而在談及普通人如何學佛時,他也曾有過開示,他說:「學佛,其實就是學自己,完成自己。禪者有絕對的自尊,大都有放眼天下,捨我其誰的氣概,所謂『自修自悟』、『自食其力』,那就是禪者的榜樣。」
這段話是星雲法師在提醒世人:世間眾生都可成佛,要學佛也不必非得出家。
在為人處世上,星雲法師也曾提醒世人:「世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與好壞,就有光明與黑暗,說好的未必好,說壞的未必壞。好事要提得起,是非要放得下。」無數人在聽了他的這段話後,放下了是非之念,而真正放下者,皆已自在。
星雲法師筆墨
而對那些深處逆境卻渴望有所作為的人,他也曾為他們指明了出路,他說:「在等待的日子裡,刻苦讀書,謙卑做人,養得深根,日後才能枝葉茂盛。失敗者,往往是熱度只有五分鐘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堅持到最後五分鐘的人。」
對於普通人最關注的「生死」,星雲法師也有自己的看法,他曾說:「我最不怕的就是死,我對死沒有畏懼,覺得死了也沒有關係,因為我覺得人的精神是不會死的。」
星雲法師還曾有過一段最經典的語錄,而這段語錄,恰恰可以為他自己的一生做結:「世間最好的東西,是歡喜;世間最貴的善舉,是結緣;世間最大的力量,是忍耐;世間最強的願力,是甘願。」
一位哲人說:如果一個人離世時,他在笑而其他人在哭,那這樣的人生就是圓滿的。星雲法師離世時,臉上掛著微笑,可世人卻都含淚悼念他,由此可見,他96年的人生是圓滿的。
星雲法師
還有一位哲人說:「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我們有理由確信:用文化弘揚了佛法,用德行感染了世人,並留下了無數經典著作、語錄的星雲法師,將永遠活著!
謹以此文,悼念剛剛離世的星雲法師!
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