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要讀懂!前半生「鬧市賺錢」後半生「靜處安身」,人過了55歲學會過「低配生活」晚年會更幸福

143

《增廣賢文》有言:「鬧市賺錢,靜處安身,來如風雨,去似微塵。」

年輕的時候,我們在熙熙攘攘的市集當中賺錢。二三十年後,等我們老了,就回到安靜的老家生活。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就跟微小的塵埃一般。

早年,我們做了什麼事兒,有著什麼遭遇,年老的時候,我們就會過上什麼樣的生活。一切,都是有因有果的。

沒有誰的人生能夠一蹴而就,也沒有誰的晚年不需要年輕時候的鋪墊。幸福的晚年,不會憑空出現,它跟我們退休前的遭遇息息相關。

比如45歲的遭遇,會影響50歲的生活;50歲的遭遇,會影響後五年,甚至後十年的生活;55歲的遭遇,會影響晚年生活的質量。

55歲,對於無數人來說,其實是人生的「轉折點」。這個點,如果轉折得好,那往後餘生就不會差到哪裡去。而這個點如果轉折得不好,那問題就比較多了。

一個人的晚年,到底過得幸不幸福,都跟55歲前後幾年的遭遇有關。

02

晚年危機,提前到了55歲。

眾所周知,如今的中年危機提前到了35歲,有很多人到了35歲就失業了。既然中年危機提前了,那晚年危機也會提前。

為什麼中年危機和晚年危機都會提前呢?關鍵原因,就在於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所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多。那危機提前,就不可避免了。

用現在的網路名詞來說,就是「內卷」。資源太少,人太多,競爭就出現了,普通人過得比較艱難。如此,又有誰的中年和晚年不憂愁呢?

55歲這個時間點,其實很有意思。從身體健康的角度來說,人此生最危險的時間,其實是45歲到55歲這十年。55歲,恰恰就是身體健康的低谷期。

有很多人熬過了49歲,熬過了50歲,可就是熬不過55歲;有些人一把年紀了,還需要到外面打工賺錢,身體越來越差,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一個人熬到了55歲了,難道就不能過上輕鬆點的小日子嗎?有個很現實的問題是,如果都輕鬆了,那又有誰受苦呢?

終究有些人需要一輩子受苦,終究有些人可以安穩到老。前者,襯託了後者。後者,完全依靠了前者。就跟貧與富的關係一樣,那是相輔相成的。

03

55歲前後幾年,如果有這些遭遇,晚年會比較慘。

遭遇一:身體的毛病越來越多,但不敢去醫院檢查。

網路上有這麼一句話:「人到中年/晚年,不怕死,但不敢病。」

歸去,那不過是短暫的痛苦罷了。而生病,那就不只是一個人的痛苦了,而是一家人變窮的開始。不是所有人,都有充足的錢財去治病的。

有一些患病多年的中老年人,他們只希望能夠看到兒女結婚生子,就無憾了。因為他們知道,有些病,那是治不好的,也會加重家庭的負擔。

遭遇二:存款不夠,難以應對未來的風險。

錢,對於中年人和老年人來說,那就是救命的稻草。有太多的人,就是因為沒有錢,所以生活質量不太好,日子也過得比較緊張。

所謂「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再怎麼厲害的人,到老了,干不動活了,賺不到錢了,如果連存款都沒有,那他們又能怎麼辦呢?

說句不好聽的話,人老了,還沒有錢,也許連親人都會露出嫌棄的神情。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現實,誰也無法改變。

04

人到五十五,要過「低配」的生活了。

這兩年來,有一個詞經常刷屏,低配生活。

什麼是「低配生活」呢?那就是以較為簡樸的方式過日子,不奢望太多,也不貪求什麼,只希望能夠過得平淡安穩一點罷了。

很多人都不理解,辛苦了一輩子,為什麼只能過「低配」的生活呢?大環境不太好,養老的壓力也很大,那普通人不就只能簡單點過日子嗎?

更何況,養老是需要資源的。而資源的獲取方式,就只有一種,用錢財來購買。有錢人的日子,當然可以過得比較舒服。而沒錢人,就該以「勤儉節約」為生活的準則了。

「低配」的生活,看似有些平淡,但它有一個比較好的特點,那就是降低人之慾望,讓人知足常樂,不會有太多「慾望滔天」的想法。

晚年過得好不好,就跟這三個條件有關,錢財和身體,以及生活的態度。

對於普通人來說,有一定的存款,保持身體的健康,不出現什麼大毛病,提前過簡單平淡的低配生活,那晚年的寒冬,就很好度過。

生活,永遠都不可能一片坦途,我們所能做到的,不過是見一步,走一步,把握好當下的每一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