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病也不敢死!」大陸八旬老太,「籠中養子」40年,真實原因讓人淚目

107

上七點,已經忙碌了一個小時的彭外妹,端著一碗皮蛋瘦肉粥,坐在鐵籠前,一口一口餵著鐵籠中近50歲的兒子。

這樣的事,彭外妹已經做了40多年。

年過八旬,全身是病的彭外妹,一想起當年兒子的那件事,就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中。

01

1953年,彭外妹跟著丈夫彭精,從馬來西亞回到老家河南。倆夫妻都進入了國棉一廠工作,一個做財務,一個是廠里的技術骨幹。

轉眼間,夫妻二人結婚已過十年,雖然生了三個孩子,但是都是女孩。中國老話:「養兒防老。」沒有兒子,兩人不僅自己心裡遺憾,而且在家族中,似乎也有點抬不起頭。

終於,1964年,彭外妹再次生產,這次是一個胖乎乎的男孩!彭精和彭外妹都開心不已,他們也是有兒子的人了!

興奮的夫妻倆給孩子起名為:彭偉慶。

在那個各種物資匱乏的年代,由於夫妻二人是雙職工,又是歸僑,所以家裡常常能吃上白面、豬肉。逢年過節,彭外妹一家人,還可以時不時做上一身新衣服,孩子們更是養得白白胖胖,走在路上,總是能吸引了周圍不少羨慕的目光。

這一切是如此美好,可是變故總是來的那麼猝不及防。

之後的無數個日日夜夜,彭外妹總會想:「要是那天,我一開始就送孩子去醫院,現在我們一家,生活得一定很幸福吧。」

「那天」起床,2歲的彭偉慶就沒精打採的,但兩口子不輕易請假,只叫留在家中的女兒幫著照顧弟弟,然後就急匆匆地上班去了。

彭外妹下班回到家,發現兒子彭偉慶依然高燒不退,她就按過去女兒發燒一樣,用土辦法:蔥姜煮水擦身。另外再用濕毛巾敷在兒子額頭,等著孩子退燒。

可是,滿臉通紅的小包子彭偉慶整晚都渾身發燙,除了偶爾含糊不清地叫一聲:「媽媽。」一直沒有清醒的跡象。甚至彭外妹用勺子給他餵水,小傢伙都沒力氣張開嘴。

就這樣過了一天,第二天晚上,彭精看孩子不僅沒退燒,還陷入昏迷中,這才驚惶地和彭外妹一起,趕緊將孩子送去醫院。

終於,經過搶救,醫生給出一個好消息:孩子的命保住了。然而壞消息也接踵而至:孩子得的是腦膜炎,因為錯過了最佳救治期,將來他的智力只相當於一歲多的孩子。

至此,令人艷羨的家庭沒有了,留下的只是鄰居、熟人可憐的目光。

02

彭偉慶醒來後,不會自己吃喝東西,認不出家裡的任何一個人,走幾步路就栽倒到地上,大小便更是毫無知覺。

為了能治好孩子,彭外妹夫妻倆走上了漫長的求醫路。不僅僅是大大小小的正規醫院,就連各種私人診所,聽來的各種偏方,他們都試了不少。

幾年下來,彭外妹一家不僅花光了所有積蓄,就連平時的生活,他們也能省就省。可惜,即使試過了所有他們能找的辦法,兒子彭偉慶的病依然沒有一絲好轉。

無奈之下,彭外妹夫妻只能暫時停下尋醫路,一邊繼續工作生活,一邊期望彭偉慶長大一點後,情況會好一點。

因為彭偉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所以上了一天班後,回到家,彭精就忙著做飯菜然後餵兒子吃,彭外妹則趕緊清洗沾滿大小便的彭偉慶的衣服被褥。

雖然彭外妹夫妻也會感到很累,不少時候力不從心,但是畢竟那時候還年輕,身體還好,很多時候,堅持一下就過去了。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彭外妹兩口子的日子越來越難熬了。

彭偉慶漸漸長大後,走路依然找不到平衡點,走路時兩條腿一高一低,一不小心就會摔倒在地,或者突然撞到牆上,有時,他還會突然倒地,全身抽搐,口吐白沫。

進入發育期後,彭偉慶不僅長高長大,力氣也很大,更可怕的是,他患上了狂躁症。

不僅在家裡搶父母、姐姐的東西;在外面,只要是看到想要的東西,就會不管不顧地伸手去抓去搶。

一時間,周圍鄰居們像躲瘟疫一樣躲著他們一家人,有時彭偉慶在外面,不懂事的孩子們,還會叫他「瘋子」「傻子」。

這太讓彭外妹和彭精傷心了,他們不得不將彭偉慶關在家裡。

一次下班回到家,彭外妹發現,鮮血順著彭偉慶的胳膊,一滴一滴地滴落在地板上,原來,關在家裡的兒子,居然拿著水果刀向自己的胳膊上扎。

迫於無奈,為了兒子的安全,彭外妹夫妻只能商量:想辦法把兒子關起來。

為此,他們買來木料,找到木工,在家裡的一角,釘了一個大大的木籠子。因為只有把彭偉慶關進籠子,他才不會傷害到別人,也不會傷害到自己。

彭外妹把彭偉慶哄進籠子,趁他沒注意,立即上鎖。

發現自己被關進籠子,彭偉慶像困獸一樣,在籠子裡不停地發出「嗷嗷」的慘叫聲。籠子外,彭外妹和彭精抱在一起失聲痛哭。

03

後來,雖然彭偉慶逐漸接受了被關在籠子裡的事實,但是,他依然會在籠子裡折騰。

這天半夜,彭外妹夫妻倆被彭偉慶的尖叫聲驚醒,他們衝到籠子前一看,彭偉慶不知怎麼搞的,頭被卡在籠子兩根柱子之間,一動不能動。

彭精趕忙找來鋸子,鋸斷一節柱子之後,才把他救出來。

心含愧疚的彭外妹夫妻,這一晚,就沒把彭偉慶再關進籠子。

誰曾想,早上彭偉慶醒來,看到父親在廚房切菜做飯,上去就搶彭精手中的菜刀,在彭精的呼叫聲中,彭外妹趕到廚房,一起阻止彭偉慶。

可沒想到,彭偉慶轉過身來,對著母親就是一拳。拳頭打在彭外妹的眼角,險些導致她失明。

無奈之下,彭精只好再次找人,重新做了一個更堅固、密實的木籠子,保證彭偉慶的頭和手腳不易伸出、卡住。

但這仍然沒有讓彭偉慶安分一些。

當彭偉慶狂躁症發作時,他不僅對籠子又搖又啃,還又踢又拽,一次又一次,木頭柱子也開始變得堅持不住,要散架了。

夫妻二人實在沒辦法了,只好去淘了一些圓柱形的鋼管,專門請人焊接,做成了一個長1.5米,寬1米,高1.7米,上不封頂,下有輪子,側有門的鐵籠子。

在這個鐵籠子裡,彭偉慶一關就是近40年。

每天早上不到六點,彭精和彭外妹就要起床。

彭精忙著葷素搭配地做飯,做好後,一口一口隔著籠子餵給彭偉慶吃;而彭外妹先給彭偉慶擦洗一下,再快速檢查一下籠子裡彭偉慶的衣服被褥,然後盡量將髒的都換洗下來,換上乾淨的,最後還要在上班前,將洗凈的衣服被褥,晾出去。

做完這些之後,兩夫妻匆忙扒兩口飯,就趕去上班。

中午休息,夫妻倆一個先趕回去給兒子餵飯,一個去買點肉、菜等生活用品,再回去隨便吃點,就又到上班時間了。

下午下班後,除了做飯、洗衣服,彭外妹和彭精還要給兒子擦洗身體。雖然彭偉慶什麼都不懂,但是,這是他們的孩子,他們想盡量照顧好他。

籠子有輪子。有空時,彭外妹或者彭精也會推著彭偉慶在家裡「走走」。

04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

彭外妹和彭精的三個女兒一個個出嫁,外孫、外孫女一個個出生,之後,彭外妹、彭精也陸續退休了。

但是,彭偉慶依然還是什麼都不懂;依然每天要父母幫他餵食、洗漱;依然被關在籠子裡,在籠子了「嗷嗷」大叫。

2002年,彭精一病不起,沒撐住,走了。於是,照顧孩子的重擔,就落在了彭外妹一人身上。

每天一早,她就要起來。把粥煮上後,就準備熱水給兒子抹身,換下尿濕衣服,再把髒的床單被褥換下清洗,最後把地拖乾淨。

做完這些,她拖著疲憊的身體,端著溫度剛剛好的粥,坐下來,隔著鐵籠,一口一口地餵彭偉慶吃飯。

彭偉慶吃飽後,彭外妹幫他搽洗乾淨臉,給他一個玩具後,才能自己吃點。稍事休息,她還要去買菜。回來接著準備二人的午飯……

下午,天不冷的時候,彭外妹會提著溫水,隔著鐵籠用水瓢幫彭偉慶洗澡、洗頭。彭偉慶的頭髮長了,她隔著鐵籠幫他剃。

彭外妹辛辛苦苦照顧兒子40年,雖然彭偉慶的智力只相當於1歲的孩子,但是他也知道,媽媽是對他最好的人。平時餵飯、搞衛生,除了媽媽彭外妹,其他人都接近不了關著彭偉慶的籠子。

為了彭偉慶,彭外妹不敢外出,因為家裡有個傻兒子,她怕鄰居們看不起。

為了彭偉慶,彭外妹不敢生病。曾經她因病住院,叫女兒去照顧彭偉慶,但是,彭偉慶根本不聽姐姐的,不停地搶奪籠子外姐姐拿著的勺子,搶不到,就打手,噴飯。餵一餐飯,彭外妹的女兒們覺得,比干一天的活還累。

為了彭偉慶,彭外妹不敢死。

「我的兒子,我得管他。」彭外妹對所有來看她的人說,「我在一天他就能享受一天,我就是擔心我走了,他該咋辦?」

2013年,中新網的一位記者,聽說有人在籠子裡生活40年,幾經輾轉找到彭外妹,到她家裡採訪了她。

事件報道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不僅有愛心單位送來慰問品和慰問金,而且鄭州僑聯為老華僑、僑眷獻愛心,出面聯繫社區、殘聯,三家機構共同將彭偉慶送到公立養老院。

在辛苦了近50年後,彭外妹終於可以安安穩穩地睡一個覺,也可以去好好看看自己一身的病了。

05

夢裡,彭外妹似乎又看到那個白白嫩嫩的小包子,親昵著站在自己面前,伸著小手,粉嘟嘟的小嘴叫著「媽媽抱,媽媽抱……」自己彎腰正要抱起時,小包子就突然變成鐵籠里那個「嗷嗷」叫的怪物。

彭外妹一下子驚醒,坐起來,向床邊鐵籠方向看去。空空如也,曾經放了40多年的鐵籠,已經毫無蹤影,就好像它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彭外妹又緩緩躺下,鐵籠已經被女兒、女婿拆掉,賣廢品拿走了。

再次閉眼睡下前,彭外妹想:「這兩天,看看哪個女兒有空,叫她陪著我,去養老院看看兒子。」

每次去養老院,看到乾乾淨淨的兒子對她笑,彭外妹就無比滿足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