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81億美元家產!富二代毅然「出家修行」 父親淚:再多的錢也留不住兒子「買下寺院」

441

豐子愷先生曾把人生分為三種境界:「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能夠過上衣食無憂、子孫滿堂的生活,就已經很滿足了。

可是,還有的人,不僅僅止步於物質生活的滿足,他們往往更注重後兩者,想要探尋人生的真相,追求一種內心的靈魂生活,並把這種目標,當成一生的終極追求。

在2500年前,佛陀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各種苦惱,他捨棄了迦毗羅衛國王子的身份,放下自己的地位、名利等等,只為追求人生真理,以此走向覺悟之路。

後來,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曾有人放下世俗的一切,一心修行,只願能夠了悟人生真理,從而走向了脫生死之路,而阿姜斯里潘諾(AjahnSiripanno)就是其中一位。

阿姜斯里潘諾(AjahnSiripanno)是馬來西亞第二大富豪安南達克里斯南的獨生子,對於他而言,從一出生就註定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對於我們而言,他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富二代,畢竟父親為他留下了81億美元的家產。

可是,他卻視這些為身外之物,卻選擇了走向出家修行之路。為此,父親曾含淚說到:「儘管我是如此的富有,卻留不住兒子的修行之心」,在他出家後,父親更是為他買下一座寺院。

那麼,阿姜斯里潘諾(AjahnSiripanno)為何放棄億萬家產,選擇出家修行呢?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短期修行

阿姜斯里潘諾(AjahnSiripanno)出生在一個富商之家。他的父親安南達克里斯南(AnandaKrishnan)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由以前的白手起家,到如今成為了馬來西亞的大富豪。而母親則是泰國王室的後裔Momwajarongse Suprinda Chakraban。

正是出生在這樣的一個家庭里,再加上他是家裡的獨子,所以自小父母就對他給予厚望,希望他長大以後,能夠繼承自己的事業。而AjahnSiripanno呢?也是自小努力學習,後來隨著慢慢長大,更是到國外留學,畢業後從事新聞工作多年。

對於我們來說,AjahnSiripanno自小就衣食無憂,過著令人羨慕的生活。可是對於他而言,他並沒有感到快樂過,因為從一出生,他的人生就被親人安排好了,他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

所以,AjahnSiripanno的內心從未真正的快樂過,他一直在自問,內心的快樂是什麼呢?直到母親的一個建議,成為了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原來,他母親是泰國人,在泰國,可是把佛教奉為國教,90%以上的民眾信仰佛教,他們對出家的和尚比較尊敬。

不僅如此,在泰國,還流行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認為男子在成年的時候或者快成家時,必須要短期出家一次,時間大概是14天左右,這是所有男人一生必須經歷的習俗。

他們認為短期出家,不僅可以讓自己靜下心來,重新思考人生,而且還可以積福、積德等等。就這樣,AjahnSiripanno來到了Dtao Dum寺院,開始進行短期出家修行,沒想到,這次的出家修行,讓他堅定了出家之心。

在短期的修行中,他每天聽經聞法,參禪作務,讓他的內心真正的平靜了下來,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在這種安靜的氛圍下,他忘卻了一切,此時他的內心真正的感受到了以前未有的快樂。讓他體會到了真正的快樂,內心更是渴望這種生活。

出家修行

AjahnSiripanno在Dtao Dum寺院短期出家14天後,他認為這裡才是他人生最後的歸宿,於是便決定在這裡出家修行。

當AnandaKrishnan知道後,心中感到難過,自己有81億美元的家產,可是卻留不住兒子出家的心。對於他來說:「自己辛苦了一輩子,是為了什麼呢」。

可是,他雖然不知道兒子為何出家,但是也尊重他的選擇,畢竟這是他經過慎重考慮,才做出的決定。AjahnSiripanno自出家後,一直在泰國森林裡隱修,雖然沒有了以前的富足生活,但是這種生活,卻是他內心真正渴望的。

有時,父親想他時,都會帶著親人前來看他,父子兩人一起交流,此時的父親,看到兒子放棄世俗的一切,還過著這種清苦的生活,不由得為他惋惜。

可是,看到他現在快樂,也沒有多說什麼,為了讓他更好地修行和弘法,在8年前,AnandaKrishnan曾在檳州買下一座荒廢多年的山林修院,希望他能夠來此修行。

在2015年,AjahnSiripanno曾到家鄉舉行法會,期間曾有人認出他,直到此時,人們才得知富豪的兒子竟然出家了。

而他則說:「以前是富豪之子,現在自己已經出家,之前的一切都是虛妄的,他只想做心中想做的事情,一心修行,從而走向弘法利生的道路」。

正是他多年的修行,如今他已經成為了達罕修道院的住持了,而且時常去為人們講經說法,引導人們走向一心向善的道路。布雷默曾說:「真正的快樂是內在的,它只有在人類的心靈里才能發現」。

AjahnSiripanno正是為了追求內心真正的快樂,才走向出家修行之路,雖然有人為他感到惋惜,可是他因為「舍」,「得」到了他內心的快樂。

有的人因為得不到而痛苦,而他卻恰恰相反,因為有舍,而得到了快樂,對於他而言,這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新生呢?